我的創業經驗分享部落格

【Worldcoin推薦】免費領取加密貨幣教學|World App推薦碼與使用心得分享

你以為開早餐店很簡單?實際經營後才知道的 5 件事

在開店前,我以為只要地點選對、餐點好吃,就能穩定獲利。然而,真正開始經營後才發現,早餐店的運作遠比想像中複雜。除了早起之外,它還考驗經營者的體力、邏輯、應變能力,甚至是面對低潮時的心理抗壓性。

如果你正打算踏入早餐行業,或對這個產業充滿好奇,希望以下這五點能讓你看見一些現實面。

1. 美味 ≠ 熱賣,產品設計必須從外帶場景出發

即使一道餐點在試吃時評價不錯,並不代表它適合在早餐市場販售。剛開始我推出自製三明治,配方設計花了很多心思,但實際上市後銷量不如預期。原因在於外帶市場講求方便與效率,「好吃」還必須兼顧「好拿、好吃、不容易掉料、能快速帶走」。這是許多新手經營者容易忽略的環節。

2. 穩定營業比行銷更重要

早餐是高度依賴習慣的消費行為。當顧客習慣每天固定時間到同一家店購買早餐,只要你某一天臨時公休,客人可能就轉向別家,甚至不再回來。這也意味著,經營早餐店很難隨意休息。長期穩定地提供服務,是建立信任的基礎,遠比促銷活動更能留住顧客。

3. 營收高 ≠ 獲利多,早餐店屬於低利高量模式

即便每天營收達到五位數,實際扣除各種成本後,淨利往往低於預期。包括原物料費用、耗損、瓦斯與電費、人事成本、租金與稅務等等。若再計算自己每日工作十小時以上的工時,等於收入不成正比。這類型的小吃業態利潤有限,與高單價、高毛利的產業無法相比。

4. 社群經營有用,但「回購力」才是真正關鍵

許多早餐店透過 IG 拍攝產品美照,吸引新客來店消費。這種方式雖能帶來短期熱度,但若商品本身無法創造回購動機,顧客不會成為穩定的常客。後來我開始調整策略,將菜單聚焦在「操作快速、成本低、顧客常點」的品項上,提升回購率,才逐漸穩定下來。

5. 能做餐不代表能開店,數字能力才是核心競爭力

從事早餐店工作初期,大多時間花在備料與製作。但當規模稍微擴大後,就會發現:真正需要花心思的是數字管理。像是每天銷售統計、庫存損耗分析、尖峰時段排班規劃,甚至外送平台的利潤評估。這些營運數據才是決定一家早餐店能否長期經營的關鍵。

這條路不容易,但仍然值得嘗試

如果你正在思考是否投入早餐產業,希望這些經驗分享能讓你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錯誤。如果你只是單純喜歡早餐,也謝謝你願意理解這群每天清晨就開始備料的小店老闆,他們正默默努力,只為把熱騰騰的餐點準時交到你手中。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