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創業經驗分享部落格

[創業第一年]我開了一家年輕人風格的早餐店,差點撐不下去,但我活下來了

 2024年春天,我租下一間小店面,開了我的第一間早餐店。

一年前,我開了人生第一家早餐店,夢想是做出一家年輕人會愛的、有設計感又好吃的店。但現實狠狠教我做人。從月虧三萬、菜單亂到備餐崩潰,到後來懂得收斂、抓對客群、調整營運節奏,這一年我學到的,不只是怎麼煎蛋餅,而是怎麼活下來。

以為只要用心、做好吃,就會有人潮。但現實給了我一記悶棍——開幕兩週,每天進帳不到2千元,光房租人事就快壓垮我。

現在過了一年,我還沒變成什麼「年收百萬店主」,但我活下來了,也開始穩定有回頭客,甚至在Google Maps上有了不少五星評價。

這篇我想整理我這一年做過最對/最錯的7件事,希望給也想創業的你一點參考。

經驗分享

地點對了,風格卻錯了:客人走進來,不等於他們會買單

我選了一個我自以為「人流保證」的地點——學區+住宅區中間,結果第一個月幾乎沒學生、沒人潮。我超傻眼。

觀察後才發現:我店的外觀設計比較偏文青、有點像外帶咖啡店,但學生要的是便宜+快速,我吸引到的反而是早上趕上班的爸媽。

我把招牌的字體換掉、重新設計菜單風格,才慢慢開始有學生停下來看。學到一課:「你以為的目標客群,不一定真的是他們。」

菜單太多會害死你,砍一半反而賣更好

我一開始想給客人很多選擇,結果做了快30樣產品:漢堡、蛋餅、炸物、三明治、沙拉、咖啡、茶… 結果每天備料累死自己,出餐速度超慢,客人一排隊就走。

後來我做了一件痛苦但超有效的事:砍掉一半菜單。

我保留了「最常被點的前5名」:蛋餅(加辣很夯)、厚奶茶、炸物拼盤、培根可頌和一款人氣拼盤組合。結果每天出餐快一倍,營收反而成長超過10%。

年輕人不是只看好看,要有哏才會進來

我店的裝潢真的不差,有設計、有色彩、有乾燥花… 但一開始根本沒人拍照。那種「IG打卡效應」根本沒發生。

後來我試著在菜單上加「有哏的命名」像是:

起不來拼盤

上班氣死我蛋餅

人間不值得奶茶

結果超多學生開始拍照、上傳限動,我才懂:好看不夠,有趣才有流量。

社群行銷要有感,不然沒人理你

一開始我認真經營IG,但完全沒互動。後來我換了一種方式:

每週開票選:下週推出哪個口味?

曬客人留言、抽小禮物

店貓偷吃吐司的限動爆紅

結果追蹤數慢慢爬起來,最重要的是有人開始「標記我們」,這才真的帶來新客人。

好朋友≠好夥伴,找對人比找便宜更重要

我一開始請了認識的朋友幫忙,結果因為熟,講話客氣、執行沒效率,最後還吵架收場。

後來我花時間面試、找真正願意共事的人,哪怕薪水高一點,但整體工作效率、氛圍、客人滿意度都大提升。

如果你想開店,千萬記住:人對了,店才會穩。

開店不是夢,是體力活 + 無限調整

每天早上5點起床,備料、煎蛋、顧客抱怨、飲料機壞掉、平台來抽成、還要想行銷,創業真的不是你在IG上看到那種「文青老闆生活」,是汗水+腦力+每天不一樣的危機處理。

但說真的,當有熟客說:「你們那個辣味蛋餅真的超爽」、「我同事都叫我幫他們買你們奶茶」,我真的會被這種話治癒。

活下來,就是勝利

這一年我沒賺到大錢,但我還在,店還活著。這就是我的成就。

我知道怎麼備料不浪費、怎麼排班最有效、怎麼讓客人留下來、怎麼撐過每個覺得撐不下去的日子。

如果你也想開一間店,我真心建議你——不要只想賺錢,要先想「怎麼撐住」。只要你撐得住,後面才有機會慢慢賺起來。

創業沒你想的美,也沒你想的慘。我學到最重要的是——能活下來,就是贏家。這一年,我還沒賺大錢,但我慢慢學會「如何活得下去」,也知道怎麼面對每天不一樣的客人和挑戰。

如果你也想開一間店,別只是做夢,也別太怕做錯。錯了再調整,慢慢你會找到屬於你的節奏。

#創業經驗 #開早餐店 #創業失敗與學習 #小資創業 #餐飲業心得 #一人開店 #真實心路歷程 #青年創業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