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創業經驗分享部落格
- 取得連結
- X
- 以電子郵件傳送
- 其他應用程式
創業不是靠熱情堆出來的,有些錯,我希望當時有人早點告訴我。
如果你正在準備開店,或剛開始創業,請好好看完這篇。
這是我開早餐店一年後,整理出來的 5 個真實後悔點。不是什麼大道理,而是每天面對人流、成本、壓力後的體會。
1.太晚開始記帳,錢去哪了我完全不知道
一開始我把全部心力都放在備料、顧客服務、員工排班,結果月底打開帳戶,一筆錢都沒剩。
沒分「公帳」跟「私帳」,進貨成本、發票、營收、雜支全混在一起,根本無法知道利潤在哪。
從那之後我才學會每天記帳,看報表,才知道錢是在賺還是在燒。
2.裝潢花太多,實用性卻不夠
我為了「文青風早餐店」花了超過 20 萬裝潢,還請人畫牆面、做燈箱。
結果第一週就出問題:吧台太小、動線混亂、冷藏位置太遠,營運效率極差。
開店初期最需要的是順暢運作而不是漂亮照片。
建議:實用 > 美感,特別是對於剛起步的小店。
3.菜單設太多,結果自己被自己搞死
一開始什麼都想賣,結果菜單逼近 30 項,備料太複雜、庫存壓力大、流程混亂,員工也學不完。
後來砍掉一半產品,營運流程才終於順起來。
小店初期應該聚焦「穩定製作+高毛利」品項,做出招牌比什麼都賣重要。
4.太晚經營社群,錯過最佳起步時機
我當時以為只要東西好吃,自然會有人上門。事實證明,不曝光=沒存在感。
等我想起要經營 IG、寫貼文、發內容,已經錯過開幕時最容易引流的時期。
現在我才知道,社群要從籌備期就開始紀錄,讓客人參與品牌成長,比單靠廣告有效太多。
5.忘記給自己薪水,愈做愈焦慮
工時一天12小時,但每個月幾乎沒拿過薪水。賺到的錢全投回店裡,卻沒有任何心理回報。
久了就會開始懷疑自己為什麼要這樣過。
現在我固定給自己一筆「老闆薪水」,不管多少,讓我感覺自己的付出是有價值的。
創業不是壞事,但有些坑能避開就避開。
這些錯誤的代價有時不只是錢,更是時間、精神與信心的消耗。
如果你也走在創業這條路上,希望這些分享能幫你更穩、更快地前進。
📌 更多創業日常與開店紀錄都在這裡:
👉 @tw._.gogo
#創業後悔 #開店經驗分享 #早餐店創業 #創業失敗學 #小店經營學 #創業實話實說 #創業筆記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