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創業經驗分享部落格
- 取得連結
- X
- 以電子郵件傳送
- 其他應用程式
在創業初期,尤其是經營早餐店的你,是否也曾幻想「只要接到一張大單,就能大賺一筆」?
我曾經也這樣以為,直到那次我接下 300份早餐的大訂單,才真正體會到什麼叫做「營業額很高,利潤卻超低」,甚至差點賠錢。
這篇文章會分享我的親身經驗、詳細成本分析,並告訴你:為什麼接大訂單前,一定要精算每個細節,否則可能忙到懷疑人生。
創業故事:接到人生第一張 300 份早餐大訂單
還記得那天早上,我手機跳出一則訊息:「請問可以訂 300 份早餐嗎?」
當下我心想:「哇!這單做下來應該可以大賺一筆了吧?」
畢竟我平日的平均銷量大約是 120~150 份,突然多了兩倍的量,直覺覺得賺翻。
但現實卻狠狠打了我一巴掌。
成本分析:為什麼訂單做越大、利潤反而越少?
為了完成這張訂單,我們幾乎全家總動員:
前一天備料到晚上十點
當天凌晨四點全體上工
請了兩位臨時工幫忙
熱壓機、煎台、封膜機全開,全店像開戰一樣
我們在 9 點前如期完成交貨,看似任務成功。但當我坐下來重新計算每一項成本時,驚覺:
成本支出遠超預期:
食材成本過高:大量採購卻沒談到好價格,反而比平常貴
包裝耗材倍增:紙袋、封膜、餐具、醬料包全都要加量
額外人力支出:兩位臨時工的工資加進來成本拉高
物流費用補貼:部分地點還要幫忙外送、補貼油錢
結果淨利不到 2,000 元
換算下來,每份的淨利還比平常現場客人少。這時我真的愣住了:
做得越多、賺得越少,原來是真的。
創業者常見的錯誤迷思:「營業額高=賺很多」
很多創業新手都會被「數字幻覺」騙到。以為接越多、做越大,就能賺越多。
但實際上,真正重要的是:
能留下多少利潤,而不是做到多少營業額。
經驗教訓:大訂單不是不能接,但你要先做到這幾件事
1. 詳細成本試算
每一項都要列出來:食材、人力、包材、油錢、風險預備金。
2. 建立「大單專案流程」
不是用日常 SOP 去硬接,而是要有單獨的作業流程與成本報價。
3. 堅持合理報價,敢說不
如果利潤結構不健康,就算是 500 份也要學會婉拒。
結論:創業初期,穩穩接單反而更安全
經營早餐店或其他小生意,並不一定要靠「一次大爆發」才叫成功。
穩定的利潤、健康的現金流、可持續的工作節奏,才是能讓你長久走下去的關鍵。
下一次你接到大單時,請記得問自己:
「這筆訂單,是讓我往前,還是會拖我後腿?」
如果你也正在創業、經營餐飲,歡迎留言跟我分享你的經驗。也別忘了訂閱本部落格,持續獲得更多【真實的創業故事】與【實戰經營技巧】!
- 取得連結
- X
- 以電子郵件傳送
- 其他應用程式
留言
張貼留言